![](images/wxgzh.jpg)
您现在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南方日报就专利成果转化与运营模式采访我司合伙人王翀副教授 |
||
|
||
2015年5月8日,南方日报记者就知识产权中“专利成果转化与运营模式”热点话题采访我司合伙人王翀副教授。 王翀副教授从高校、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方面系统讲述了专利成果转化与运营“一个平台三个中心”的模式: 王翀副教授认为“知识产权运营做得好,需要三个要素:第一是要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第二,司法保护公正有力,第三,要有客观的评估。湖南大学与深圳软件行业协会共同构建的服务平台即包括了专利申请、保护与评估三大中心。” “政府应大力支持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建设,作为引导者的政府部门,需要发挥杠杆效应,作为应该集中在两点,第一是依托重点产业,推动构建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专利池。” “行业专利池不是单个专利,而是一堵墙,或是一个地雷阵,可以实现整片的保护。专利池的专利布局具有逻辑相关性,既有核心专利,也有周边专利,它不同于普通专利,更注重布局和卡位。同时,专利池需要独立的政策支持,而政府层面可以鼓励企业申请通过科技立项的形式,给更多的资金奖励,重点支持核心专利。以专利池的理念指引专利布局,即便是单个企业的专利申请也可以布局专利包,大的行业性专利池则可以组织行业企业组织联合体,筛选专利,统一对外许可,以此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再者,专利评估需政府部门率先支持建设。现状是,大量资金在寻找优质项目,项目也在寻找资金,而目前涉及无形资产的评估集中于会计师事务所,但专利包括了技术与市场两大因素,究竟专利有效与否、技术含金量有多高、未来市场有多大、产业有多大,会计事务所也拿不定,这是知识产权转化中的一大痛点,需要政府率先作出牵引,引导建立客观而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或相关机构,率先聚集一批人才。“ “最大的信用平台是政府做的,有公信力,更有强大的财力支持,一旦评估体系建立起来,知识产权运营的各个环节,如诉讼、质押等都打通了。” “与其奖励企业追求专利数量,不如扶持中介机构的成长,政府掌握着丰富的资源,想做事很容易,但一定要有眼光、有方法。“ 以上内容参见5月12日南方日报报道《逾7000件创新发明 如何实现从“专”到“利”》电子报,网址: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5/12/content_7426749.htm |
||
|